郑克晟:郑天挺先生与史语所
郑先生1920年(民国九年)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。在校期间及以后共事多年的好友有:郑奠(石君,1895—1968)、罗庸(膺中,1900—1950)、罗常培(莘田,1899—1958,长一班)、张煦(怡荪)等人。毕业后又与罗庸、张煦一起就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,从
郑先生1920年(民国九年)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。在校期间及以后共事多年的好友有:郑奠(石君,1895—1968)、罗庸(膺中,1900—1950)、罗常培(莘田,1899—1958,长一班)、张煦(怡荪)等人。毕业后又与罗庸、张煦一起就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,从
1939年,十九岁的汪曾祺离开家乡高邮,辗转上海、香港、河内,到达昆明,考上了他心仪的西南联大。
西南联大,中国教育天花板。能取得如此成就,西南联大名师功不可没。沈从文、闻一多、朱自清、冯友兰、金岳霖、陈寅恪、吴晗、雷海宗、贺麟、汤用彤、罗庸、蒋梦麟 、浦江清、傅斯年、李广田、陈铨……名师云集。如今,他们的著作和课堂讲义被整理成《西南联大通识课》,包含文学
有人呼吁,中小学老师应该学这位大学教授,把古诗讲得通俗易懂,风趣幽默。